0%

初识思维

什么是思维

书本上的解释:

思维是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,再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过程。

信息: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。

加工处理:如:记忆、理解、筛选、推理、思考、想象等。

反映在现实生活中:指的是产生的动作、想法或者行动,这种动作可能是大脑内部的运转,也可能是通过说、写、画、行动等方式表达出来的肢体动作。

书上的概念大多数时候都比较抽象 ㄟ(▔︹▔ㄟ) ,此处我为了方便记忆会用当前我已知的知识替换一部分名词,如:思维 => 看法 。(思维会产生一个或多个看法,MBA百科上解释 思维 => 思考)

⚠️ 个人理解: 思维(看法)不会凭空产生,当你知道某个信息A后,通过自己已有的认知对A形成关于该信息的看法(可能是多个)。

比如:

  • 你去了重来没去过的饭店A去吃饭,挺好吃的,这个时候就形成了饭店A菜还不错的思维(看法a)。
  • 你第二次再次去了饭店A吃饭(由于上述的看法a),但是此次吃同样的菜很难吃,这个时候你又形成了饭店A菜怎么这么难吃的思维(看法b)
  • 再准备出去吃饭的时候,你可能不会再考虑饭店A(由于看法b导致)。

所以通俗易懂的来说就是:**”思维” 就是 “一个或者多个关于某个信息的看法”**(个人觉得这样理解挺方便😂)。

思维形成的过程

​ 从上面的实例来看,思维(看法)会在不断接受到信息后不断的改变。再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:

​ 当我们去一个新公司上班。一进门,人事专员就面带微笑地迎接,给我们办理入职相关手续,这时候我们有可能会想:哇,新公司真不错,同事这么和蔼可亲、服务周到,看起来氛围也很好。

​ 在这一系列的思考后,我们是不是会放下内心的担忧或者矜持,对人事专员笑容以对呢?

​ 接着人事专员让我们稍等,她去复印身份证,结果一等就等了20分钟。这时候,我们是不是又会情绪不安,心想:怎么回事,复印个身份证都能这么久,这个人做事靠谱吗?是不是半路被拉去做其他事,把我忘了?还是我入职的事情,有了什么变化?

​ 在这一系列的思考后,我们可能会来回走动、坐立不安,甚至开始四处找人呢?

此时再次设想存在如下两个场景:

场景一:当我们找到人事专员,发现她在跟其他人聊天,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她脸上的笑容,就不再认为她和蔼可亲了。

此时你是不是会觉得:这个人怎么回事啊?把我晾在一边,我这边的手续还没办完,又在跟别人说说笑笑,真不靠谱!

场景二:我们发现她在帮我们复印文件时弄了一手油墨,并且不断和我们道歉说复印机突然坏了,维修师傅明天才能到,为了不影响我们入职,她只能自己动手尝试修理,一不小心忘了时间……发现是这样的情况,我们会怎样思考呢?

此时你是不是会觉得:“原来是这样啊,我误会她了,人事专员还能修复印机真是厉害,公司员工的素质好高啊,真是个不错的公司!”

所以,思维不仅是单向运动,而且还是动态循环的过程。我们会因为事情呈现的变化和结果,反过来影响思维,又持续不断地影响接下来的态度、行为,以及事情的结果。

逻辑思维-1.png

在工作中也是这样。

如果你存在上司对你有意见的看法, 那你的工作肯定做不好。因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后,你可能都会先怪罪到你上司身上,并且消极怠工、破罐子破摔、拒不改错或者与上司起冲突。最终结果可能就是离职。最后我们还会认为:果然,上司就是不待见自己!

如果你存在上司有意栽培你的看法时,那你的工作可能会越做越好。 上司指出我们方案中的错误,我们就会认为上司精益求精、借此指点我们,继而我们更虚心好学、热情请教、刨根问底、精益求精,结果肯定是自己逐渐进步和优秀。最后,我们会认为:上司果然是想培养自己!

思维方式

就这样在上图描述那样,一次又一次的思维循环里,思维过程重复多次,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,从而形成思维惯性,遇见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时,按照同样的思维方式思考,就能得出同样的认知。

⚠️ 个人理解:在上述过程中讲到了思维方式,我个人理解可以认为: 思维方式 => 做事方式。(后面如有遗漏可自行替换为做事方式)

比如:从小我们经过很多事情(在不特意训练的情况下),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做事方式(大部分这个做事方法是不成熟的,就比如我刚工作的做事方式(╯▔︹▔)╯ )。

  • 刚开始工作时,每当遇到问题时,夸张一点的做事方式:上来就直接问别人,如果解决了就完事了,没解决那就算了!!,在这种做事方式下,直接影响了个人的成长。所以急需改正。
  • 在工作3~5年后,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,每当遇到问题,我的思维(做事)方式是:先解决这个问题,并且记录问题以及具体原因,通过5Why分析法追根溯源,这种思维(做事)方式让我在后续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从容应对,让我的个人能力也突飞猛进。

所以,如果我一直维持刚开始工作时候的固定的思维(做事)方式,那结果可想而知。

固定思维方式的优点

​ 当我们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(做事)方式后,常常会以这种方式去处理大部分的信息,优势在于有效率。也就是说,我们能把这种思维(做事)方式本身带来的红利发挥最大化。

  • 做过销售的人,往往更在乎结果。因为他们在做销售的过程中,业绩、收入取决于销售结果,所以有销售经验的人做其他工作往往更加看重结果是否达成。
  • 做过编辑的人,看到文章,即使无须他们审核,也会快速找出其中格式错误、错别字、标点符号错误等问题。
  • 做过行政工作的人,做事往往也会更加在乎细节。

这些工作方式的差异,都是思维上重复多次后,形成固定思维(做事)方式的结果。

固定思维方式的缺点

​ 容易忽略其他特质,比如:

  • 在乎结果的人容易忽视过程,甚至可能为短期结果而牺牲长远利益;
  • 快速找到文章错误的人,往往不容易克服这些错误而去欣赏文章本身的意境;
  • 在乎细节的人就不容易跳出局部看整体等。

一个比较常见的实例,某些销售员由于工作原因,接触的人多了,就对人产生一些惯性思维,比如穿的破破烂烂的就没兴趣接待。

总结

​ 如果掌握足够优秀或者成熟的思维(做事)方式,我们必然就会成为睿智、思考全面、轻松做正确选择的人。如果思维(做事)方式杂乱无章,没有形成结构,我们看待事情必然就会片面、局限、逻辑混乱,从而在失败里循环。

------------- 本 文 结 束 感 谢 您 的 阅 读 -------------